1.砌体的质量引起的渗漏。涉及砌体用砂浆、砂浆用外加剂、砌体砌筑的质量等。在配制砂浆中,外加剂含量偏大,且砌体不视施工气温情况进行保温养护,引起失水起粉、无强度,这都会影响砂浆的密实度和强度,影响砂浆和砖的粘结。此外,砌体砌筑时不按操作规程施工,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够,出现空鼓,砖的湿水不够或用干砖砌墙,砖与灰浆粘结差,形成分离缝隙,这些容易造成渗漏水的隐患。
2.基层清理不到位。在底层抹灰前,应对基层进行处理,去除浮灰、松动砂浆、油脂污垢、水泥浆等,并用清水冲洗一遍,对光滑表面,可凿毛后再抹灰。否则底层容易空鼓,留下渗水隐患。
3.外墙底层底灰及施工。影响外墙底涂施工质量主要有底灰强度、砂的质量、外加剂的质量和掺量、保湿养护等,其次是厚度和密实度,当底层灰厚度大于20mm时,宜分层施工,防水底灰自坠裂缝,再是处理好底层底灰的接槎。外墙底灰抹灰一般按照从上至下的施工顺序,但抹灰时形成外高内低的接槎,易留下渗水隐患。当下层抹灰时,刷道水泥浆,以利于上下层的粘结。
4.面层施工。面层施工前,应检查底层的质量。凡空鼓、裂缝、自坠裂缝等渗漏隐患,必须修补到位,符合要求。面层施工时应反复搓压,确保密实;外墙镶贴面砖者,粘贴层砂浆应饱满,不出现空鼓,否则会形成储水囊,面砖勾缝压实,避免渗水。